
參加社會保險老有所養、病有所醫、傷有所償、
失業有保障、生育有津貼
很多人有這樣的經歷,本來一個月工資一兩千塊錢,繳了社保就剩不了多少錢了,現在的生活水平又高,因此討厭社保,認為自己年輕,國家政策隨時都在變化,以后的事情誰能說清楚,當前正是自己用錢享受的時候,繳了社保只是使自己收入變少,因此有的人主動要求單位不要給自己繳納社保。那繳納社保究竟有沒有用呢?
社會保險養老已成為老人基本生活的主要保障。根據我國社會人口老化的加速到來,人們壽命普遍增長,將來會出現大量“四二一”或“四二二”的家庭模式,即一個或兩個孩子要負擔兩個父母和四個祖父母。如此沉重的負擔如何肩負得起?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也不能適應現在社會需求。
我國社會保險包括養老保險,醫療保險,失業保險,工傷保險,生育保險五大類。我們參加社會保險從宏觀來看有以下好處:
從定義上看,社會保險是國家通過立法手段,強制的社會保障制度,目的是保障勞動者因年老、患病、工傷、失業等原因失去生活來源時,能從社會取得一定物質幫助的一項制度。
從經濟效益看,你參加社保保險,意味著你得到了實惠。公司幫你購買時,單位要出“大頭”也就是說“基礎養老金”部分是由單位給你繳的,自己出“小頭”,自己出的部分進“個人賬戶”。繳費年限累計15年,到達國家法定退休年齡,可按月領取養老金,并且養老金隨著社會生活水平提高而“只增不減”。實際上,大部分社保都不是白繳的,只是社保部門幫你保管到退休后逐月返還給你,最后都是自己的。對個人而言,在經濟上沒有任何損失,不但繳上去的錢可以返還,還能有更多的收益。
從社會家庭看,有利于協調代際關系。實行自我養老,小輩可以減輕贍養老人的經濟負擔,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,老人的晚年生活,也可保持相對的經濟獨立性,勿需過多地依靠兒女,這有利于確立一種新型的父母子女間的兩代人關系。
現在,國家倡導人人參保,人人有保障。 購買社會保險保從我們現實生活中親身感受到的好處有:
1.累計繳納滿15年社保,退休后(男60歲,女55歲)就可以享受養老待遇。
2.繳納了醫療保險,也就不用再怕生病治療費用高的問題。
3.購買了工傷保險,因工負傷時,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后,有工資收入補償,也是對因工負傷勞動者的醫療護理和生活照顧措施。
4.失業保險,只需要購買滿十二個月后,失業期間就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,最多享受24個月的失業待遇。
5.生育保險,只要連續購買滿一年以上,女職工產假期間就可以享受到3至5個月的假期,以及享受工資待遇和住院費。
既然繳納社保有這么多好處,我們為什么不繳呢?我們不要只考慮眼前利益,必須從長遠的利益來看。希望公司全體員工都加入參保隊伍,消除自己后顧之憂。
(江津保安公司 萬泗文)